印象中2021年印刷行業總產值達到1.48萬億人民幣, 其中數字印刷占比有人說是兩個點, 有人說是四個點, 總之占比很小。 數字印刷發展了將近三十年, 而且十幾年來都是印刷行業的熱門話題和大發展趨勢, 但顯然發展速度并不快, 更不要說替代傳統印刷了。噴墨印刷自從上屆德魯巴以來就呼聲很高, 隱隱有成為數字印刷C位的感覺, 但作為數字印刷的一種, 噴墨印刷占比肯定更小。 可能正因為占比小, 發展潛力才更大, 更給企業無窮的發展想象力。 聽說單單輪轉型噴墨印刷機企業在中國就有四十多家, 而且絕大部分機型都是近一兩年出現的。前幾天在一個群里看到一則數碼快印廣告, 就是輪轉型噴墨印刷的報價: 單色2分/P, 雙色2.5分/P, 四色6分/P。 在網上看到印刷成本可以控制在0.2分, 看起來利潤率挺高, 利潤額呢?
如果一種技術的出現不光不能提高利潤, 反而將價格戰無限推進到無利可圖的境地, 這技術不就像病毒殺死宿主一樣了嗎? 有人說噴墨印刷讓之前一些不能接的訂單得以完成, 讓之前某些不能實現的短版工藝得以實現, 短期來看確實如此, 有些人肯定也能賺到錢。長期看呢? 技術普及了, 信息差沒有了, 價格打到底, 然后呢? 雙減政策以來POD按需出版印刷市場面臨的壓力是不是部分說明了這一點?